江苏省盐城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7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7

1.选择题(共3题)

1.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近期全国开展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负责人表示: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B.好朋友有困难,他却爱莫能助,内心感到十分遗憾。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2.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相传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缘故。
B.通过近期开展的“感恩孝道”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学会要关心身边的人。
C.为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外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就经贸问题已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
3.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组是( )
文化的品位有时与教养无关,我们不要轻易认为没有品位就是没有教养。            
①可是咱中华民族做人的教养却在世界上顶天立地。
②咱中国老百姓的文化品位与西洋人、东洋人相比真的不高,
③所以我们即便是缺少点品位,但我们绝不缺少教养。
④因为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生动的、有教养的典型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典范,
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陆游的《初夏绝句》,回答下列小题。

初夏绝句

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释:①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晚年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与世长辞。②红紫:红花与紫花,这里指春天开放的花;③夏令:夏季。

【小题1】请简要描绘“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的画面。
【小题2】结合诗中具体诗句,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谈诚信

①诚信如同鲜花盛开般沁人心脾,诚信美德不能丢弃。

②中华民族历来把诚信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曾记否,曾子杀猪,商鞅立木?杀猪事小,可若没有即使是小事也讲诚信的品质,曾子,还会是那个后世景仰的曾子吗?若没有商鞅“移木者赏五十金”的诚信许诺,如何确立“法”的信度?

③诚信是百花园中最美丽的那朵鲜花,是群星阵中最闪亮的那颗明星,是森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参天大树。诚信的品格,散发着玫瑰般沁人心脾的芬芳。

④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范蠡退隐后富甲一方,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遵循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刘邦入关中,深得民心,在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取信于民。坚守诚信,千古流芳。

⑤可如今诚信却被人们遗忘,丢弃。不守诚信之风逐渐蔓延:曾惊动时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些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丝毫不顾及一个个幼小生命,难道他们没有一点同情心和道德观吗?那些所谓的中国驰名品牌,他们怎么忍心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黑暗、贪婪的魔爪仲向一直相信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他们怎么忍心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失去生命的光彩?他们的道义去哪儿了?他们的诚信去哪儿了?

⑥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时坚守诚信似乎很傻,很没有意义,因为坚守诚信往往会伴随着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让我们想想,也许下一个因丧失诚信而受害的人,就会是你和你身边的人。或许违约失信可以获得一些蝇头小利,可是当花失去香味时,再美丽的花朵也难逃凋亡的命运。

⑦让我们回望我们的祖先吧,看他们是如何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让我们寻回诚信的芬芳吧,愿诚信之花永世开放!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小题3】试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4】“或许违约失信可以获得一些蝇头小利,可是当花失去香味时,再美丽的花朵也难逃凋亡的命运。”一句中的“或许”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母亲赐予我的

二月河

我的母亲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和“慈母”“三春晖”,或者再文雅点的“萱堂”“令慈”这样的尊称不怎么联系得上。生活中,也只是偶尔为我补帽子,缝衣裤上挂破了的三角破绽,缭被脚趾顶透了的鞋。

②因此,每逢忆及,她常常不是握针,而是擦枪—一她是与共和国一同诞生的第一代警察。除了打枪,她还骑马,过黄河进伏牛山,都是骑马走的。所以,母亲在我心目中不是依门盼子、灯下走针的女人,而是英雄。

③英雄也打儿子。因为我淘气调皮好像永远长不大,因为我逃学不肯受调教,因为我诸门功课成绩都很“臭”,不知多少次被她打得三魂七魄不归窍。当然,挨打的部位永远只有一处——屁股。打过就忘了,以至于我永远都以为,打屁股肯定补脑子,不打屁股的必定不是好妈妈。记得我第一次挨打,是一个秋天。公安局的院子里有一株很高很大的梨树,几个农民装束的人在树上摘梨,手里提着很长的麻袋,摘下来就装进麻袋里。我当时四岁吧,就站在树下,偶尔有落下的梨我就捡起来,飞快送进屋里塞进抽屉。如此往返,竟捡了多半抽屉磕烂了的梨。半夜时分,母亲开会回来,我(其实一直熬着瞌睡在等她)从床上一跃而起,拉开抽屉,说:“妈!我捡的,你吃!”母亲的脸色立刻大变:“你怎么敢拿人家的梨?”“树上掉的,我捡的…”“掉了你就敢捡?”“他们(别的小孩)都捡,我也捡!”“你还嘴硬!……于是开打。我的绝不认错似乎更加激怒了她,她将我从里屋拖到外屋,又拖到滴水檐下……那夜月亮很好,清冷清冷的,空荡的院落中,只听见母亲狠狠地照着屁股一掌又一掌的声音——打得真疼啊!我相信她的手肯定也打得酸痛……直到我的哭声惊动了所有的公安,他们拉着劝着,母亲才罢了手。

④母亲没有上过学,可是翻看她的日记,连我这个“大有学问”的人也惊讶不已。母亲不但字写得端秀清丽,文采也是颇生动的。那全是靠自学,一点一点啃下来的,写总结、写报告锻炼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我回家乡,父亲指点我去看母亲在家劳作的磨坊。石砌的墙上用炭条书写的字迹依稀可见,如“牛”“马”“羊”“人”“手”“口”……父亲告诉我:“这是你妈没有参加工作前练习写的字。”

⑤她的严厉、刻苦,形成了她的风格。我想了很久,大抵是因了她的理想主义再加着一种顽强的执着与认真。从一个拈针走线、推磨造炊的农村少妇,到一个能打枪骑马、文武双全的职业革命者,她经受了怎样的磨难?

⑥1947年,在伏牛山,一头狼半夜闯进我们的住房,她出去开会未归,只留我独自在家睡觉。我是被一声脆裂的枪声惊醒的,是母亲开的枪。她回来见灯熄了,没再点灯就睡下,听到那畜生在床下粗重的喘息声,反手向床下扣动了扳机……狼夺门而出,我们母子平安。但那次母亲哭了,她说:“万一狼叼走了你,我怎么向你爸交代?”

⑦她的勇敢传给了我。当后来苦难降临,我在井下掏煤被电击,一步一颤背水泥登“死人崖”,从爆炸现场赤脚逃出时:当我决意舍弃仕途从文时,我觉得我所接受的是母亲的伟大力量与丰厚赐予。

⑧干公安的有句“切口”,叫“站着进来,横着出去”。命终于斯,或者是犯错误被赶出去,都叫“横着”。母亲没有犯过错误(当然是指一般性质而言),她终究是“横着”从这岗位(她死时是法院副院长)走向了生命的归宿。我已记不起她活着时休息是什么样子。无论什么时候我醒来,她都在工作,在写字。她犯病也是盛暑从乡里赶回,洗脸时晕倒的。半年后病不见起色,按规定要扣工资,她说:“这样歇着还领百分之八十的工资,我已经很不安了。”

⑨她去世之后,我带着她赐予我的,又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当我鬓发渐白、事业有成时,到“马翠兰之墓”前扼腕沉吟,我发觉母亲始终都在注视着我,跟随着我。

(选自《读者》2019年第11期,有删减)

【小题1】简要说说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情节:文章通过回忆了有关母亲的这几件事,从而突显母亲所赐予作者的优秀品质。
①母亲打偷梨的我;②______;③______;④母亲带病工作
【小题3】说说文中划线句“那夜月亮很好,清冷清冷的,空荡的院落中,只听见母亲狠狠地照着屁股一掌又一掌的声音”的作用。
【小题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划双线的句子:
她回来见灯熄了,没再点灯就睡下,听到那畜生在床下粗重的喘息声,反手向床下扣动了扳机……狼夺门而出,我们母子平安。但那次母亲哭了,她说:“万一狼叼走了你,我怎么向你爸交代?”
【小题5】文章以“母亲赐予我的”为题,有什么妙处?

4.课内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寺河干:____
(2)山门于河:____
(3)十余岁:____
(4)知其一:____
(5)数小舟,曳铁钯:____
(6)于沙上:____
【小题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如再啮  古义:____ 今义: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 今义: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加“我爱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班级开展“我爱文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即将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个开场白。
(活动二)班长在策划本次班会环节时要求大家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请你为你的手抄报设计几个栏目。
(活动三)在名著交流环节中,大家都在积极踊跃发言,你打算分享哪部名著?说说你分享这部名著的理由。

6.命题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丽是能在无形中吸引人的一种魅力:如冬天落下的雪花,因为在三百六十多天是那样罕见,才显得美丽动人,而是那短暂而美好的美丽;如美丽的夕阳,虽已近黄昏,却依旧散发着属于它的魅力;如母亲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是为家庭操持的证明,有着一种无形中吸引人的特殊魅力....生活中的美有很多,它们都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请以“无与伦比的美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7.(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许多年前,乡间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早晨、午间、傍晚,每一根烟囱里都会飘出袅袅的炊烟,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村庄里到处都弥慢着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清晨,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把目光聚在村庄,就会看到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ǎi。偶尔有微风吹来,炊烟便向巍蓝的天空飘去,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无比愉悦。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雾ǎi____ 聚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3)“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划线句运用____修辞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