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英国历史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指第一次鸦片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1)领导虎门销烟的人物是谁?(2)马士的观点正确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1919年一战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材料三:“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现于哪场运动中?这场运动爆发于何时?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三,这件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3)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精神感染?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材料一描述的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2)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年12月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材料:据统计,中央红军长行军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山脉终年积雪;通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下6500人,平均每行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中共党史研究室
(1)红军长征从开始到宣告胜利历时多长?(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2.选择题- (共33题)
A.遵义﹣乌江﹣赤水市 | B.遵义﹣赤水﹣泸定桥 |
C.贵阳﹣赤水﹣遵义 | D.大渡河﹣金沙江﹣安顺场 |
A.小赵说: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B.小孙说: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
C.小钱说:清政府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小李说:清政府为了满足侵略者的要求,发动了戊戌变法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B.第二次鸦片战争﹣﹣“自强”“求富”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 |
A.火烧圆明园 | B.火烧北京城 | C.火烧赵家楼 | D.火烧颐和园 |
A.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
C.农民阶级爱国运动﹣﹣戊戌变法 | D.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抑制作用 |
D.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