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的诗词《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①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转折点事件是什么?
③红军长征之“难”,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1)材料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会“流浪,流浪”?《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3)这一事件发生后,全国军民有何行动?
2.选择题- (共21题)
4.
“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陕甘革命根据地 |
C.中央革命根据地 |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
6.
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 )
A.四渡赤水 | B.强渡大渡河 |
C.飞夺泸定桥 | D.翻雪山过草地 |
8.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 |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
10.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C.平型关大捷 |
D.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
11.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呆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B.台儿庄战役 |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D.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
12.
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
13.
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B.北伐战争 |
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
D.南昌起义 |
14.
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5.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名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
1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19.
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华北事变 | C.八一三事变 | D.七七事变 |
21.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 |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
22.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
A.蒋介石 | B.李宗仁 | C.叶挺 | D.彭德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