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1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见下图)

材料二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材料一反映了《 》签订的情景。材料二中的“某一条约”是指《 》。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
(2)材料三涉及的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解决战后问题,战胜国与战败国代表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团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出了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与外国在华特权等合理要求被列强借故搁置讨论。关于战时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权益问题,中国代表要求归还中国,但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勾结和操纵下,德国将山东的所有权益让与日本。这一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改编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1)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
(2)阅读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这一运动有何重要历史地位?
3.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勇开先河)
材料一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从“师夷长技”思想到“采西学”“制洋器”为学习西方的发端,而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僵化模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新开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梁”分别是谁。他们发起了什么运动?
(不懈探索)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
(3)依据材料三回答,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尚未实现的是什么主义?
材料四 就在封建文化穷途末路的时刻,“德先生”和“赛先生”出现了,中国思想历史发展从此拐了一个弯,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4)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感悟历史)
材料五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你认为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怎样的态度?

2.判断题(共3题)

4.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5.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6.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3.选择题(共12题)

7.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8.
下图漫画与哪一文件有关
A.《资治通鉴》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农政全书》
9.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其中便利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规定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增开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10.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如此评论:“……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的观点是
A.新文化运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C.新文化运动反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反对大量引入西方文化
11.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①表明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③表明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抱有一定幻想
④运动始终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五四青年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广大青年勇于承担起对国家命运的担当。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C.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3.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5.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为了纪念
A.变法维新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6.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D.《革命军》
17.
为了摆脱落后局面,一场首先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的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序幕。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8.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