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1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9

1.综合题(共2题)

1.
某班学生分四个课题小组搜集材料进行历史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开创紀元”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1)两位老人在谈话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历史大事?为什么张华的爷爷有“当家做主的喜悦”?
材料二  “科技创新”小组搜集到有关袁隆平和屠呦呦的资料
袁隆平
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依据材料二,分析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需要科学家具备什么样的宝贵精神?
材料三  “港澳回归祖国”小组就港澳问题的由来及回归的意义,她们收集了如下资料: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3)材料三中香港回归得益于邓小平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在此构想下于1999年回归的“妈港”是哪儿?
材料四  “台湾问题”小组就台湾问题的由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意义,她们收集了如下资料: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皰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节选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5)近年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新中国70年的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共和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在哪一年哪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改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材料二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什么运动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 A    ……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的“A”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的理解。中美是在哪一年正式建交的?
材料四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4)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历史转折性意义。

2.选择题(共20题)

3.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人们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观念的变化
B.西方文化的影响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城市化进程加快
4.
***说:“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段话最可能出现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5.
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始终遭到中国政府和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击。下列关于西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是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
B.西藏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C.西藏的解放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完成
D.西藏的解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6.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7.
1972年,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前来拍摄纪录片《中国》。该片中,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在1972年,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当时中国的真实场景
A.
B.
C.
D.
8.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下图的取消以及后来下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粮票    股票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配给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9.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不包括
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B.实现中国梦必须保障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D.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0.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D.香港回归
11.食盐和碱面,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2.
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3.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14.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
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建设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7个工业项目,这些“共和国工业长子”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辉煌。这些成就和下列哪一成就同时出现
A.福新面粉公司
B.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C.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6.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17.
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相关的内容:“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他们研究的主题为
A.建国初期海军发展
B.人民空军建设
C.建国初期外交建设
D.国防建设
18.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
近70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下列史实不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A.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B.“台独”势力的存在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两岸经济往来密切
20.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
B.团结一致
C.共存共亡
D.“求同存异”
21.
2015年4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庆祝活动,100多个亚非国家政要参加了此次活动。这说明()
A.亚非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的唯一方式
B.“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C.亚非国家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D.万隆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2.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
D.美国从此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3.填空题(共1题)

2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