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二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的知识结构,补充填写①②两空。
(2)读材料二,图一、图二的数据与国家的什么政策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三中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外汇储备额快速增长相关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材料一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二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的知识结构,补充填写①②两空。
(2)读材料二,图一、图二的数据与国家的什么政策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三中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外汇储备额快速增长相关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2.
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100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其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仓皇渡海来到狭长的岛屿——台湾。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退伍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据材料一,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及“台湾问题”的性质。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层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会晤的前提条件及三次会晤的名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看法。
材料一 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100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其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仓皇渡海来到狭长的岛屿——台湾。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退伍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央视《天涯共此时》2008年8月26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及“台湾问题”的性质。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层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会晤的前提条件及三次会晤的名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看法。
2.选择题- (共23题)
3.
2018年,遵义市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最适合入选的图片有
①载人航天工程与遵义军工企业的发展
②遵义会议的珍贵照片
③带领村民引水致富的老支书黄大发
④香港、澳门回归场景
①载人航天工程与遵义军工企业的发展
②遵义会议的珍贵照片
③带领村民引水致富的老支书黄大发
④香港、澳门回归场景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4.
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相互转告: “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中国代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 B.亚非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亚信峰会 |
5.
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相互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中国代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
B.亚非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亚信峰会 |
6.
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重要会议。这表明当今中国
A.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
B.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
C.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D.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
7.
“他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美国,并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1955年冲破阻力回到祖国,积极投身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这位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王淦昌 |
B.翟志刚 |
C.王进喜 |
D.钱学森 |
8.
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
B.建立了互助组 |
C.成立了初级社 |
D.开展了劳动竞赛 |
9.
下图为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

那一年,人民的基层选举为下列哪个文件的制定准备了条件

那一年,人民的基层选举为下列哪个文件的制定准备了条件
A.《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1.
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农民生产积极性低的原因不包括
A.没有生产自主权 |
B.没有土地所有权 |
C.分配方式不合理 |
D.生产责任不明确 |
13.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
B.坚持“两个凡是” |
C.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
D.停工“闹革命” |
14.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是
A.邓小平理论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儒家思想 |
D.科学发展观 |
16.
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7.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70周年,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为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为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8.
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20.
1949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0%,到1957年时其比重降为43.3%;而同时期重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9%上升到25.5%。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C.三大改造 |
D.改革开放 |
22.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就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人。”下列属于诗中所纪念的那一群可爱的人是
A.聂耳 | B.黄继光 | C.雷锋 | D.王进喜 |
23.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出台《决议》提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迅速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工业品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
B.公私合营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包产到户 |
24.
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共八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三大 |
25.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
B.实行政企分开 |
C.增强企业活力 |
D.鼓励租赁经营 |
3.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