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中央决定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据材料一,此次土地改革,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
(2)依据材料二,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根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依据材料三,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4)材料四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应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一 1950年,中央决定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据材料一,此次土地改革,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
项目国家 | 中国 | 印度 | 美国 |
钢产量(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2)依据材料二,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根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依据材料三,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4)材料四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应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经历r风雨洗礼,在国际舞台上愈来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逐步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一位路透社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
(1)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2)“五星红旗开始在联合国飘扬”的时间是何时?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1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后来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也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标志是什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经历了从“逆境逢生”到“走向世界舞台”,再到“朋友遍天下”艰难而辉煌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事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一位路透社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
(1)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2)“五星红旗开始在联合国飘扬”的时间是何时?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1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后来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也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标志是什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经历了从“逆境逢生”到“走向世界舞台”,再到“朋友遍天下”艰难而辉煌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事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因素有哪些。
3.
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敢于开拓创新,构建和谐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希望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材料二 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
(2)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使“我”的“香港梦”变成了现实?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特”在何处?
材料三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糢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
(4)上述几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材料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希望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西藏和平解放有何意义?(工整规范的写在方格内)材料二 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
(2)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使“我”的“香港梦”变成了现实?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特”在何处?
材料三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糢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
——新华社评论
材料四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概括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的因素。(4)上述几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26题)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完成了国家统一 |
B.加速了民族独立 |
C.提高了人民地位 |
D.建成了社会主义 |
5.
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 “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 B.新文化运动 |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D.五四运动 |
6.
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額 | 95.8% | 4.2%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
8.
下面准确概括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是
A.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巩固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时期 |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交织 |
9.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
B.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
C.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
D.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10.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两年徘徊”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平反 |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果 |
D.老一辈革命家的职位没有得到恢复 |
11.
1992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十几家报纸共同投票选出了当年中国十大新闻,邓小平1月19日开始视察南方获得的票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A.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B.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2.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该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在
A.中共十二大上 |
B.邓小平南巡讲话时 |
C.中共十五大上 |
D.中共十六大上 |
14.
广袤的太空中,中国的北斗导航如“天眼”一般,俯瞰世界。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曾抽样调查了农民家庭平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含所有权和使用权)。据下表判断,此项调查的时间大致在农户户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表
类别 | 耕地(亩) | 牛(头) | 犁(只) | 房屋(间) |
数量 | 19.48 | 0.43 | 0.73 | 4.17 |
A.土地改革开始前 |
B.人民公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后 |
C.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前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进入了历史的新时代,“新”主要表现在()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
②各民族间平等相待共同发展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④在所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
②各民族间平等相待共同发展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④在所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
***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一五”计划完成 |
20.
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总理向世界人民宣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是
A.朝鲜内战爆发,侵略者越过三八线 |
B.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
C.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 |
D.肃清社会主义建设前的外国侵略势力 |
21.
刘少奇在某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报告中“前进一步”的结果是( )
A.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22.
邓小平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造私营工商业 |
24.
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不包括
A.国家富强 |
B.民族振兴 |
C.人民幸福 |
D.国家霸权 |
25.
江苏省扬州市郊区一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28.
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