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1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0

1.判断题(共1题)

1.

   下面一段内容叙述与史实不符,请找出并改正。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借口换约受阻大规模出兵,闯入圆明园疯狂劫掠并火烧圆明园,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使台湾离开祖国怀抱50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2.综合题(共2题)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识读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直接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内容是哪一条?

(2)图二场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外来侵略战争中?

(3)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 ,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抗战取得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4)图四场景发生在什么战役开始后?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条即可)

3.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中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破产的标志是什么?“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举出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变官制”的政治理想,寻找救国的方法,他们找到的出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余”是谁?他从事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举出“余”为“求中国的自由平等”四十年革命生涯中的三件主要革命活动?

3.选择题(共11题)

4.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是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5.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以下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A.废除科举制度B.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强令男子剪掉辫子D.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6.
从图片或文字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观察下列材料,提取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D.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7.
初二某班学生编制黑板报《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历史事件与其意义不符,请你找出来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秋收起义——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基础
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8.
下图是2015年1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的某一会议80周年的纪念邮票,这次会议
A.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使党在***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D.确定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9.
83年前,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产生的历史作用是
①推动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②有利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③促进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④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④
10.
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11.
抗日战争时期,各阶层民众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以音乐为武器鼓舞全国人民抗战的代表人物是
①徐悲鸿
②聂耳
③冼星海
④鲁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2.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与这次会谈的史实相符的是

①签署《双十协定》 
②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国民党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而谈判  
④共产党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和谈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④
13.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内容或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瑷珲条约》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
③《马关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④《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A.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
某班同学编写“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主题课本剧,在收集的素材中有一幅图,该图反映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