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12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为寻求出路,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中国同一些西方国家都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巨痛”,走上了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按下列板块探究学习。

材料一


(1)根据上面结构示意图,请你把下列历史事件与方框中的数字正确搭配填空。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五四运动
①:    ②:    ③:  
(2)写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3)遵义会议召开后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胜利是什么?
(4)中共七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请你给材料一拟定一个探究主题。

材料二


(6)请完善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
①:        ②:        ③:      ④:    
2.
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了世界近现代史有关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内容后,绘制了一个年代尺标注了重要的发明成果。

请你根据以上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733年飞梭发明的重要意义。①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人了什么时代?
(2)1857年美国人迈克准备去欧洲旅行,请你从年代尺上①②③④中帮他选择一种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 ,其中属德国人发明的成果是 。(选择番号即可)
(3)简述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技革命的特点。
(4)通过探究学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当今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世界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与合作共赢的追求,更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分别写出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名称。
(2)1991年底,旧的格局已经崩溃,然而当今仍有西方大国以“冷战”思维和手段面对中国的崛起。历史上制定“冷战”政策的国家是谁?“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别呈现什么趋势?
(4)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如何应对?(至少写出两点)

2.选择题(共12题)

4.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了国民政府的首府,在持续6个星期内屠杀了我中国同胞30多万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5.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280万人,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军委果断地作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决策,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6.
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手工作坊B.手工工场C.工场手工业D.租地农场
7.
探究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将“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和平与发展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
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的疯狂厮杀,战争场面异常惨烈,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的作战双方是(  )
A.俄国与奥匈帝国B.法国与德国C.英国与法国D.法国与意大利
9.
工业革命后,在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争霸的道路上,无时无刻不充满着血腥与暴力。下列人物中不属于亚非拉民族反殖民斗争的英雄人物是(  )
A.玻利瓦尔B.甘地C.罗伯斯庇尔D.凯末尔
10.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相对论B.但丁——《神曲》
C.达·芬奇——《向日葵》D.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1.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其独特的时代精神,《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就体现了同一时代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主张(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建立君主立宪制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D.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12.
近段时间,中美两国贸易摩擦频发,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贸易保护实现“美国优先”,严重破坏了中美贸易伙伴关系。美方应该明白,当前国际贸易需要规则而不是强权。以下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威机构是(  )
A.
B.
C.
D.
13.
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出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4.
知识梳理在历史学习中有利于系统地掌握历史事件,发现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有误的是(  )
A.AB.BC.CD.D
15.
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