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星火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八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1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试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为了有效的进行该项运动,国家颁布了一部指导性的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农业采取的方式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政策?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上述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你有何认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部宪法颁布前广泛地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认真修改,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意志。
材料二: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材料三: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亲自看看他一手创办的经济特区。他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1)材料一中,这部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指定的?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2)材料二提出的这条基本路线适合哪一阶段?这条路线的中心是什么?
(3)请列举除深圳以外的其他经济特区?
(4)邓小平南方视察有何意义?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3.
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建国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一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各指什么?
(3)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与践踏?制造的最大一起冤案是什么?哪一次会议后我国又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4)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

2.选择题(共22题)

4.
在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以下四地
①南京
②北平
③西藏
④上海,以和平方式解放的地方有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5.
“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D.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6.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应于亚洲发展中国家
D.是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
7.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式的新变化,新变化是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C.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
D.国际形势的变化
8.
今天,小车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9.
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周恩来B.朱德
C.***D.刘少奇
10.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标志是
A.颁布《中国土地法》
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颁布《中国土地改革法》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
某部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一五计划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4.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
70年代的改革开放与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相比,其本质区别是(  )
A.时间长,影响深远
B.中国拥有绝对主权
C.是中国主动开放
D.规模大、范围广
16.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7.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18.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开端的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中共十五大召开
19.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
A.阶级斗争之路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C.学习日本之路D.走自己的路
2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遵循“一国两制”方针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D.加强交往,推动直接“三通”
21.
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
A.1982年B.1984年C.1985年D.1987年
2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界中具有的普遍现象是(  )

23.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界中具有的普遍现象是(  )

2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界中具有的普遍现象是(  )

25.
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是(  )
A.邓稼先B.钱学森C.杨振宁D.袁隆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