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尼尔基二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0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5

1.综合题(共2题)

1.
运用时间轴和表格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请写出 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2)王进喜是  ▲  (只写图中序号)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出现在  ▲  (只写图中序号)时期。
(3)完成下列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的表格
时间
历史事件
意   义
1949年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⑦    
1953年
⑧ 战争胜利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
1956年
      基本完成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是中美签署《上海公报》、重新恢复交往45周年.45年前,美国总统访华实现“破冰之旅”,“那一周改变了世界”,中美两国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也就是《上海公报》,为中美交往与合作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材料二:总理以他的聪明才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谈成了《上海公报》。……如美国人所评价的:“假若没有他,中国不可能如此顺利地与美国官方和公众建立友好关系”
材料三: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中美能够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50年代“总理”的主要外交事迹。
(3)材料三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4)综上可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27题)

3.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4.
邓小平强调:“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是在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南方谈话
5.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原则
6.
中国人的名字有着鲜明的时代记忆,下列名字依据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王建国
②马文革
③王援朝
④张跃进
⑤赵特区
A.①④③②⑤
B.⑤①③④②
C.①③④②⑤
D.①②③④⑤
7.
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8.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黄继光B.王进喜C.邱少云D.彭德怀
9.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D.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10.
下面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三大改造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1.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13.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4.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一五”计划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
歌词“长鞭呀,那个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时B.人民公社成立之时
C.“一五”计划完成之时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时
17.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①土地改革的开始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③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④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答案是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20.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响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开
C.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2.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3.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D.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24.
中国共产党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另一次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A.中共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25.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更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26.
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27.
“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来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生活方式
D.经济政策
28.
***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筹建
B.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C.导弹部队的成立
D.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的建立
29.
许多同学不爱吃肥肉,甚至不爱吃肉,但在改革开放前,父辈们要想吃肉,还得凭“肉票”定时定量购买。你知道决定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的发展B.经营方式的变化
C.饮食习惯的改变D.肉类质量下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