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08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5

1.综合题(共3题)

1.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这首诗描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知道作者是谁吗?
(2)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那些艰难险阻?(不少于4个)
(3)诗中“三军”具体指哪支部队?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4)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
2.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师?这次会师的队伍有哪些?写出会师后组建的军队名称及其领导人。
(3)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系列努力,你有何感想?
3.
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四一二政变”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悲惨结局】中所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什么?
(4)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2.选择题(共16题)

4.
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英勇无畏,战绩辉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独立团的领导人是
A.蒋介石
B.董必武
C.李达
D.叶挺
6.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红军的革命足迹。他们应该选择的正确路线是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
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
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7.
在***所作的《长征》一诗中,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指
A.中央红军
B.全体工农红军
C.红一、二、三方面军
D.红一、二、四方面军
8.
小明同学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其中归纳有误的是(    )
A.均发生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B.都是为了反抗国民党屠杀,挽救革命
C.采用了城市暴动的方式
D.都是由***直接领导的武装起义
9.
某历史教师为了方便记忆,编写了一首歌谣:“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处的是(   )
A.武昌革命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遵义会议
10.
《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1.
(题文)下面是某班同学自编的一首歌谣:“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
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
12.
(题文)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3.
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创办D.北伐战争开始
14.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5.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  )
A.湖南、湖北B.江西C.浙江、上海D.广州
1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7.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B.长沙C.武汉D.上海
18.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除军阀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