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甘肃平凉崆峒区八年级上期末质检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0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4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此书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请回答:
(1)材料三中“鸿章”指的是谁?为学习外国“利器”鸿章等人于19世纪60—90年代在清朝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该书的作者是谁?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写出至少二个)
(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4)结合两则材料,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万急,延安***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未寒即8月14日)
——1945年蒋介石给***的第一封电报
(2)***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1)依据材料一: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
(2)依据材料二:***的这首诗描述了解放战争中的哪一场战役?这场战役解放军占领了哪座城市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歌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1)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蒋介石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2)在材料一中的事件之后张学良却以下犯上扣押了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最终怎样解决?
(3)材料二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抗日战争中我军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哪一次战役?
(4)材料三中”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是指什么战争的胜利?取得胜利的时间是?

2.选择题(共17题)

5.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
②袁世凯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
A.戚继光B.关天培C.林则徐D.邓世昌
8.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A.百日维新B.康、梁创办《万国公报》
C.强学会的成立D.公车上书
9.
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各省建新式学堂B.创办京师大学堂
C.派遣留学生D.废除科举制度
10.
中国近代史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  )
A.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11.
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民族B.民主C.民权D.民生
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3.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哪个地点与这一事件有关()
A.上海B.北京C.南京D.沈阳
14.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
①广州 ②武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15.
***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延安革命根据地
16.

(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blank#}1{#/blank#}.

17.

(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blank#}1{#/blank#}.

18.

(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blank#}1{#/blank#}.

19.
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彭德怀B.贺龙
C.林彪D.朱德
20.
下列各项中无法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
A.詹天佑—京张铁路的修建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赵树理—《狂人日记》
D.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21.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