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选择题- (共30题)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2015年,在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不减反增,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常态。这种常态是基于( )
①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②财政支出有利于实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
③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④财政对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具有促进作用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像,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从当代社会中感人的事迹、典型的人物中寻求丰富的素材,在文以载道的意义上呵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增强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在立足中国文化意境、文化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形成世界性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文艺创作应怎样彰显中国精神。
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开幕式晚会《最忆是杭州》,中国的艺术家们为中外嘉宾献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从借助高新科技演绎的水上芭蕾《天鹅湖》,到新编民歌《难忘茉莉花》,再到经典《欢乐颂》,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进行着一轮轮的跨文化对话,超越语言与国界,展现出中国文化魅力,让世界倾心。晚会受到广泛好评,是因为( )
①运用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超越了时空限制
②以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对文化进行了创新
④用现代科技手段很好地演绎了传统舞蹈艺术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