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绥滨农场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70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8

1.综合题(共4题)

1.
下图是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漫画,请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图中两位站在母亲身边的小朋友分别代表什么地方?他们分别是何时回来的?母亲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使他们回到身边?
(2)他们的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3)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地方?你认为他最终能否回到母亲身边?请说明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9月,******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词;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隆重举行,***主席为此专致贺电。

材料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公路入藏?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呢?
3.
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歌词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四: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材料五:“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3)材料二中的“老人”在广东省哪几个地区画了个圈,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4)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5)指出1978年的“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6)写出这次事件的主要内容。
(7)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答出三点)
(8)作为一名党员,能最早拥有一部印有“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50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请回答: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引起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材料中的“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出现在当时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判断题(共1题)

5.
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一国两制”的方针最初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来的。
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1957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4)玉门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3.列举题(共2题)

6.
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_________
7.
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会议名称。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______________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__________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

4.选择题(共20题)

8.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9.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10.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1.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开始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B.农村C.沿海地区D.大城市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B.C.D.
14.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时间是(   )
A.19世纪80年代B.20世纪80年代初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D.20世纪90年代初期
15.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副挽联,既形象地概括了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他是(   )
A.焦裕禄B.王进喜C.邓稼先D.孔繁森
16.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展播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典歌曲。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
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
17.
有“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依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8.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这首歌中得生日是指(   )
A.10月1日B.5月1日C.9月22日D.9月25日
19.
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
A.1951年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
B.6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70年代修建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到了世界屋脊
D.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20.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21.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76年的是
A.刘少奇含冤而死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四五运动
D.***逝世
22.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23.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24.
经济特区的创办使复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珠海B.厦门C.汕头D.深圳
25.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思想D.邓小平理论
26.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27.
我国人民空军是在下列那一兵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海军陆战队B.海军C.陆军D.野战部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