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新文化运动。
错误:
改正: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民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
错误:
改正:
(3)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错误:
改正:
(4)新华书店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错误:
改正: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新文化运动。
错误:
改正: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民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
错误:
改正:
(3)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错误:
改正:
(4)新华书店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错误:
改正:
2.综合题- (共5题)
2.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材料一中“鸿章”指的是谁?
(2)为学习外国“利器”,鸿章等人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这次巨变首先开始于哪一城市?巨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材料三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中起主要阵地作用的杂志是什么?
(5)材料三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巨变。——摘自中共十五大报告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
请回答:(1)材料一中“鸿章”指的是谁?
(2)为学习外国“利器”,鸿章等人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这次巨变首先开始于哪一城市?巨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材料三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中起主要阵地作用的杂志是什么?
(5)材料三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3.
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他一生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某军事学校的大门对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成立的一所军事学校,周恩来担任此学校的政治部主任。此军事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材料二:四一二政变后,中国共产党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材料三: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通电全国,阐明救国八项主张,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进行和平谈判并派周恩来等人前去调解。
材料四:万急,延安***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蒋中正未寒(即8月14日)
这是蒋介石给***的一封电报。1945年8月底,***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前去谈判。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所军事学校?
(2)材料二中的武装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此次武装起义的爆发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4)材料四叙述的是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
材料一:某军事学校的大门对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成立的一所军事学校,周恩来担任此学校的政治部主任。此军事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材料二:四一二政变后,中国共产党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材料三: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通电全国,阐明救国八项主张,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进行和平谈判并派周恩来等人前去调解。
材料四:万急,延安***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蒋中正未寒(即8月14日)
这是蒋介石给***的一封电报。1945年8月底,***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前去谈判。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所军事学校?
(2)材料二中的武装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此次武装起义的爆发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4)材料四叙述的是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
4.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96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正确革命方针。
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认为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并批评了博古等人,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四: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它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与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这一伟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八七会议上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八七会议后,***回到湖南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共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5)中共七大是在哪儿召开的?会议明确规定了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正确革命方针。
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认为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并批评了博古等人,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四: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它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与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这一伟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八七会议上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八七会议后,***回到湖南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共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5)中共七大是在哪儿召开的?会议明确规定了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什么?
5.
爱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真挚永恒的情感。某校八年级学生要进行一次“树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演讲活动,他们需要查找一些近代历史的资料,并且撰写演讲稿。现在就请你帮助他们查找一下资料吧!
资料一:了解近代社会现状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在哪次战争之后?
资料二:爱国之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农民阶级发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请你说出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这里说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1935年12月,面对日寇的不断入侵,北京的爱国学生再次走上街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请问这是哪次运动?
资料三:爱国之士
(5)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的抗日战争之际,歌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
(6)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团结合作、共同作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请说出这两次战役的指挥员分别是谁?
感悟:树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
(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
资料一:了解近代社会现状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在哪次战争之后?
资料二:爱国之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农民阶级发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请你说出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这里说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1935年12月,面对日寇的不断入侵,北京的爱国学生再次走上街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请问这是哪次运动?
资料三:爱国之士
(5)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的抗日战争之际,歌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
(6)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团结合作、共同作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请说出这两次战役的指挥员分别是谁?
感悟:树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
(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
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馨竹难书。下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罪行一:烧杀抢掠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两个强盗大肆抢劫后又被放火烧毁。这两个强盗是哪两个国家?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它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这是哪次大屠杀?被无辜杀害的中国军民有多少人?
罪行二:掠夺土地
(3)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什么地方?
(4)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5)日本是亚洲一个岛国,近代日本迅速崛起并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了中国的什么地方?中国又是在哪次战争后收回该地区的?
罪行三:经济掠夺
(6)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是侵略者的目的之一。清政府最多的一次赔款是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7)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个条约?
认识提升:
(8)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罪行一:烧杀抢掠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两个强盗大肆抢劫后又被放火烧毁。这两个强盗是哪两个国家?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它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这是哪次大屠杀?被无辜杀害的中国军民有多少人?
罪行二:掠夺土地
(3)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什么地方?
(4)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5)日本是亚洲一个岛国,近代日本迅速崛起并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了中国的什么地方?中国又是在哪次战争后收回该地区的?
罪行三:经济掠夺
(6)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是侵略者的目的之一。清政府最多的一次赔款是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7)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个条约?
认识提升:
(8)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3.选择题- (共40题)
14.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渡江战役 |
D.淮海战役 |
22.
俗语“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反映的思想主题是
A.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2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陈独秀 | B.鲁迅 |
C.李大钊 | D.胡适 |
3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天安门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在它见证的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喊出的口号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44.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
4.填空题- (共2题)
47.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5道)
选择题:(4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