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1)请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孙中山”分别倡导在我国进行怎样的变革?
(2)他们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领导了哪两次探索?分别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各一条即可)
(3)从这两次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1)请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孙中山”分别倡导在我国进行怎样的变革?
(2)他们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领导了哪两次探索?分别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各一条即可)
(3)从这两次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
“强国梦”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求富、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他所参与的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陈独秀提到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他用“这两位先生救治中国”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历史影响如何?
材料一: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习之立,在交科举,而一切奏成,在交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1)图1、图2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工业?(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他所参与的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陈独秀提到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他用“这两位先生救治中国”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历史影响如何?
2.判断题- (共1题)
3.
序号 | 人物 | | 判断 |
① | 邓世昌 | 虎门销烟,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
② | 李鸿章 | 在洋务运动中,参与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创办轮船招商局 | |
③ | 梁启超 | 参与发起公车上书,与他人合作创办《民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
④ | 孙中山 | 组建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发起多次反清起义,创建中华民国 | |
⑤ | 陈独秀 | 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 |
3.选择题- (共21题)
12.
历史小组同学在测绘清王朝国土面积时,发现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 B.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的结果
A.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 B.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的结果
14.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5.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如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受台风“天鸽”影响,澳门受灾严重,特区政府提出急需一批相关救灾物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和内地急伸援手,紧急调运了大型垃圾袋、扫把、劳工手套、铁锹、雨鞋、四轮垃圾车等,送往珠海口岸进行交接。上述救灾物资( )
19.
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