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9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综合题(共2题)

1.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一直备受世界关注,中美关系应史为鉴,顺应时代湖流,共建新型大国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图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哪次战争后对中国的瓜分态势?写出此时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
 
材料二 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俄、法、意、日、德、奥……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美、英等国发动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迫使国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美国邮政总署在1942年7月7日发行“龙鹰握手”首日封,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放在一起提手,非常有创意;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寓意抗战必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2,27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推断,“龙鹰握手”首日封发行的时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多少周年?有何寓意?
 
材料四 双方时的状态长达20多年,随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两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人

—教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4)据材科四,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1972年访华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材料五 贸易摩擦与台湾问题看起来是两件事,但若华盛顿持续强化美国与台湾地区关系,……美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做法将使中美关系显著复杂化,导致中美更难达成贸易协议”

—《参考消息》2018年4月12日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2.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世纪60—90年代,①派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②次近代化运动,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在一战期间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③势力卷土重来,大生纱厂陷入破产。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④,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⑤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促使新中国开始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向社会主义⑥迈进。
1958年全国掀起的“⑦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年代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党的好干部”⑧(人物)
1980年中央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⑨经济特区。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⑩”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时代
 

2.选择题(共24题)

3.
2018年是戊戌年,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戊戌年的是
A.百日维新
B.同盟会成立
C.公车上书
D.签订《南京条约》
4.
关于孙中山“振兴中华”大事年表中对应正确的是
A
1894年成立兴中会
它是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
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文件
D
1924年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
 
A.A
B.B
C.C
D.D
5.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属于反对袁世凯专权斗争的是
①宋教仁组建国民党
②黄花岗起义
③“二次革命”
④护国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如图漫画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公车上书
7.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南昌起义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8.
如图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主要战场在湖南和江苏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9.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0.
下列描述的重大战役中,直接促进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是
A.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B.大军合力战淮海
C.“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1.
1912年6月,一位德国记者来到中国南京,他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国演义》
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大街上有男子穿中山装、女子穿旗袍
D.百姓向政府官员行跪拜礼
12.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领袖是洪秀全
B.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1864年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D.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①《虎门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黄埔条约》
⑤《北京条约》
A.①②③
B.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③
14.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胡适是中国提倡白话文运动的“第一人”,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文章被誉为“文学革命发难的第一声”,该文章是(   )
A. 《敬告青年》 B. 《文学革命论》 C. 《文学改良刍议》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6.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17.
“查屠杀最惨厉之时间,厥为26年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旅顺大屠杀    B. 卢沟桥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平津战役
18.
如图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的是
A.姚子青
B.张自忠
C.邱少云
D.左权
21.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6年
22.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描述不准确的是
A.设置两级行政管理:自治区和自治县
B.内蒙古是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C.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国策
D.这一制度最早写入宪法是在1954年
23.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多少周年
A.20周年
B.30周年
C.40周年
D.50周年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民空军的建立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25.
当你看到“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新发展理念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6.
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 万里长征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