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济源市大峪第二初中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9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2/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结合第一单元的学习,小明制作一张历史图表 ,如下: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片对应的战争名称(4分) ,概括出图片反映的两条主线(2分) 。
(2)根据材料二,写出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的大事,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各是什么事件?(4分)两者的关系?(2分)
(2)材料三中的对联是说哪所学校的?(2分)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请写出在该校担任职务的国、共代表人物?(4分)
(3)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正是国共合作,才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这样的旧军阀,这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选择题(共9题)

3.
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指的是
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
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4.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5.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同治帝
8.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
9.
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
A.南京B.广州C.上海D.遵义
10.下列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   )
11.
小明同学是广东惠州人,他自豪的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奇功的北伐将领。请指出他是
A.叶挺
B.贺龙
C.朱德
D.彭德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