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3)材料三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大总统是谁,他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再列举这一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李鸿章等人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3)材料三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大总统是谁,他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再列举这一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至少答出两点)
2.选择题- (共25题)
5.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关的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C.南京政府倒台 |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8.
中国近代史又叫中国的屈辱史,中国遭到了外国列强入侵,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近代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遭到侵犯,其中《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
B.赔款 |
C.开设通商口岸 |
D.开设工厂 |
9.
朝廷“永禁军民人等入仇视诸国各会,违者问死”。材料表明()
A.清政府抵抗坚决 | B.我国封建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漩涡 |
10.
长江流域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下列史实与城市匹配正确的是
A.重庆——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
B.武汉——近代军事工业的最早创办地 |
C.南京——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地 |
D.上海——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地 |
12.
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②③ |
13.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C.袁世凯复辟帝制 |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14.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二次革命 | D.护国运动 |
15.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指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B.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16.
李鸿章曾上奏:“各口通商以来,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李鸿章创办“此局”是
A.江南制造局 | B.福州船政局 | C.机器织布局 | D.轮船招商局 |
17.
“秋雨秋风秋煞人”秋瑾绝命诗中的句子,表达一位女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面对死亡的悲愤心情。秋瑾牺牲于哪场武装起义
A.萍浏醴起义 | B.安庆绍兴起义 | C.广西镇南关起义 | D.广州黄花岗起义 |
18.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①“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①②④ |
2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又一次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1935年中国共产党曾召开一次会议,它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23.
“倭奴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精诚赢大捷,忠勇固金汤。血海尸山上,旌旗猎猎扬。”该诗词歌颂的战役的历史地位是
A.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
B.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25.
1940年9月5日,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战是第一件兴奋人心的大事……今日《大公报》、新蜀社论称赞华北八路军战绩,蒋有电嘉奖,何亦允发子弹。”材料中所说的“大战”
A.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B.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
C.振奋了国人的抗战信心 |
D.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