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中国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把火”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在什么战争时期?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时期哪个国家先后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为了拥护德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什么运动?
材料一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把火”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在什么战争时期?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时期哪个国家先后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为了拥护德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什么运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红船。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斗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首歌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人为了中国的独立与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长征过程中召开的,成为中共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是指?
(3)材料三中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共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材料一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红船。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斗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南湖革命纪念馆文
材料二 2017年1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首歌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人为了中国的独立与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长征过程中召开的,成为中共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是指?
(3)材料三中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共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状况?
(2)为了改变材料一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该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下图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状况?
(2)为了改变材料一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该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事件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5.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是通过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
B.《辛丑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6.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9.
曾经被软禁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事变指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西安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15.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历史上,中国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是在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
16.
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
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19.
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A.推行土地改革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掀起“文化大革命” |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
2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25.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