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9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海军实力。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进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起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然而,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办人李鸿章后来却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徒有其表。”
材料二  4月23日,我国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举行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中国海军32艘受阅舰艇、39架受阅战机霸气亮相。此次海上阅兵采取舰艇单纵队航行、飞行梯队跟进的方式执行海上分列式;中方参阅舰艇和战机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战机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32艘受阅舰艇,编为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航空母舰群6个群;39架受阅战机,编为预警机梯队、侦察机梯队、反潜巡逻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舰载战斗机梯队、舰载直升机梯队等10个梯队;海上阅兵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编列为6个群的32艘中国海军舰艇,在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航空母舰群各个舰艇群中,又有颜值和实力双担当的明星舰艇,全方位展示中国海军水面、水下的作战实力。

——摘自《环球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的结局怎样?
(2)目前,我国海军有哪些兵种组成?
(3)简述人民海军逐步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
(4)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了辉煌战绩。击落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约瑟夫·麦康奈尔驾驶的战斗机的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是谁?1956年,我国成功防制了那种飞机?
(5)什么原因使北洋水师成为“纸糊的老虎”,使旧中国有海无防?为什么新中国海军能成为捍卫祖国海疆的钢铁长城?

2.选择题(共18题)

2.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3.
周恩来作为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卓越风采,他所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4.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A. 在农村减租减息
B. 消灭地主阶级
C.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5.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
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7.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整市领导多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9.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作用是
A.都和农民有关
B.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C.都是土地革命
D.把土地公有化,转变为私有化
10.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其中“九二共识”是指:
A.海峡两岸实行“三通”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两岸人民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40周年,我国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南海舰队
C.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12.
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美关系正常化
13.
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14.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5.
(题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②澳门特别行政区③台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6.
1964年10月16日,是经历过那个年月的亿万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一个特大喜讯,当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这一消息。无数中国人欢欣鼓舞,纷纷涌上街头,就像过盛大节日。这个喜讯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颗人在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7.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青蒿素是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对发现青蒿素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屠呦呦
C.焦裕禄
D.钱学森
18.
人们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图的时装表演,最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9.
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钱学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