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2题)
2.综合题- (共1题)
3.
分析探究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2)近代化的探索,向近代社会转型包括哪些事件?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请归纳出两点以上原因。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2)近代化的探索,向近代社会转型包括哪些事件?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请归纳出两点以上原因。
3.选择题- (共11题)
7.
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制度,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B.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 |
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8.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
D.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
14.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一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4.填空题- (共5题)
15.
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请你写出下列反映北京历史的有关史实。
(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2).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3).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爱国运动
(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2).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3).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爱国运动
16.
结合《公车上书》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
(1)“公车”又称____________。
直接引发上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的签订。
(2)领导这次上书的核心人物__________是和 ___________。
(3)上书的主要内容是反对____________,请求变法。
(4)这次上书的意义是揭开了____________的序幕。
(1)“公车”又称____________。
A.秀才 | B.举人 | C.进士 | D.翰林 |
(2)领导这次上书的核心人物__________是和 ___________。
(3)上书的主要内容是反对____________,请求变法。
(4)这次上书的意义是揭开了____________的序幕。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2)、“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A、组建了革命团体 。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 。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
D、 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 。
(4)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这场“革命”指 革命。“先生”是 。(2)、“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A、组建了革命团体 。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 。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
D、 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 。
(4)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__》(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____________ 运动的开始,其矛头直指尊孔复古的封建专制文化。
(2)文中的“赛先生”及“德先生”分别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上文的作者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__》(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____________ 运动的开始,其矛头直指尊孔复古的封建专制文化。
(2)文中的“赛先生”及“德先生”分别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上文的作者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