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 年,当时羸弱的中国被迫接受其他大国在凡尔赛和平会议提出的条件。这促使北京大学学生发起街头示威和抗议,连带发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以实现***李显龙主旨演讲》(2019年5月31日)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 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收入 | 工业总产值 | 农业总产值 |
1978年 | 3588 | 3010 | 4237 | 1397 |
1990年 | 17400 | 14300 | 23851 | 7662 |
年增长率 | 8.7% | 8.4% | 12% | 6.1% |
——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相关内容编制(单位:亿元)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的“新”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 归纳统计表所反映的经济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感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澳门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65万人,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澳门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016年澳门人均GDP约6.9万美元,排名全国第一,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粤港澳三地首次实现陆路连接,三地无障碍的联通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坚实的基础。澳门经济从最初的博彩业一枝独秀,经过华丽转身,逐渐实现了观光、文创、会展、休闲娱乐等产业互相促进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摘编自《回归后澳门繁荣稳定 当地居民最受益》
(1)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多少周年?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1)写出一例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小历同学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与中国建交热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审时度势,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摘编自刘文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材料二 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自邓小平南方讲话
材料三 尼克松敬重邓小平,称赞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并称“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在邓小平的设计指导下实现的”。他高度评价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认为这应归功于邓小平。
——叶介甫《外国政要眼中的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会议,概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的经济体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选择题- (共29题)
A.“两个全面”战略 |
B.“实现共产主义” |
C.“三步走”战略 |
D.“两个一百年” |
A.华东军区海军 | B.东海舰队 | C.南海舰队 | D.北海舰队 |
A.背景 | B.目的 | C.过程 | D.意义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A. 18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40年代
A.“一五计划” |
B.“三大改造” |
C.“大跃进”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A.依法治国的方针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政治协商制度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
B.经济特区的建立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A.互不侵犯 | B.平等互利 | C.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D.互不干涉内政 |
A. 经济领域密切合作 B. 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C. 两岸直接“三通”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