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西柳江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68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5/22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请写出漫画中被割占地区回归祖国后,我国在该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哪些“声音”?(列举两例,
(3)材料三中的“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是指什么?打开这扇“窗”的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
2.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他改变这种状况的做法有何特点?(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2分)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请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
3.
意大利、法国、德国是欧洲的三个重要国家,三国在近代以来的不同阶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但丁  伏尔泰 马克思
材料二: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法国雨果
(1)材料一的三位人物是这三个国家历史上对人类发展进程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伟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都产生过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成果,请写出这三种思想成果。(3分)
(2)一战前这三个国家分道扬镳,分别组成了不同的侵略集团。材料二中“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是什么?(2分)
(3)“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悍然在欧洲发动战争、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个国家?(1分)请写出以该国为核心组成的军事集团名称。(2分)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意大利人”、“我是法国人”、 “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与这一现象有关的事件是什么?(2分)

2.选择题(共13题)

4.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
A. 天津
B. 上海
C. 北京
D. 南京
6.
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党的这一经验总结的有
①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④
7.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8.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9.选择正确的代词填空。

my  he   she   I   you

1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彻底废除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12.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两河流域产生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古兰经》
C.《权利法案》D.《民法典》
1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15.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有巨大贡献,但他走进人们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 ”开始。他是( )
A.但丁B.莎士比亚C.达芬奇D.哥伦布
16.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则是多源的,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