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辨析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侵略权益,清政府拆毁了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迫使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侵略权益,清政府拆毁了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迫使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综合题- (共4题)
2.
综合题
【痛忆屈辱历史】
(1)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与英、法相比,俄国侵华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指出列强相互勾结侵华的两个例子。
(3)19世纪中期,清政府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追寻英雄足迹】
(4)面对外国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请列举在反对外敌入侵的过程中,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组织和视死如归抗击侵略者的清朝爱国将领的例子各一个。
(5)在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进行不屈的抗争,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深刻反思过去】
(6)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从上述思考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痛忆屈辱历史】
(1)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与英、法相比,俄国侵华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指出列强相互勾结侵华的两个例子。
(3)19世纪中期,清政府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追寻英雄足迹】
(4)面对外国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请列举在反对外敌入侵的过程中,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组织和视死如归抗击侵略者的清朝爱国将领的例子各一个。
(5)在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进行不屈的抗争,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深刻反思过去】
(6)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从上述思考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
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B.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
C.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5.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1)请回答出与图一至图四相对应的一个历史事件。
(2)请简述与图三人物相关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1)请回答出与图一至图四相对应的一个历史事件。
(2)请简述与图三人物相关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3.选择题- (共17题)
6.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7.
(题文)小风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A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
B.B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
C.C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D.D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
17.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中体西用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马克思主义 |
18.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B.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
21.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