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福建武夷山岚谷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8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15

1.判断题(共1题)

1.
改错题(下面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1、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以译著《海国图志》影响最大,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错误:   订正:
2、***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错误:   订正:
3、2014年12月13日,我国在南京首次举行国家公祭,这是为了纪念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七七事变中的死难同胞。

错误:   订正:
4、小明以“中国共产党会议史”为主题整理所学内容,下列搭配有一处是错误的,请你帮助找出来。

错误:   订正:
5、下边***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1945年的南京。

错误:   订正:

2.综合题(共3题)

2.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的道路上,也一度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2分)
(2)第一批官派留美学生中,有个人主持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修建的这条铁路名称是什么?(4分)
(3)图二“京师大学堂”是哪位皇帝颁布诏书设立的?图三“黄埔军校”校长是谁?(4分)
(4)你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何认识?(1分)
3.
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为了更好的缅怀这位伟人,小华学习中国近代史后,制作了邓小平参与指挥的重大战役知识结构图。对此,小明说:“图中有一项内容是不正确的。”你赞同小明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周恩来
材料二:2014年是中国新的甲午年, 每每道出“甲午”二字,我们联想120年来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画面,荡气回肠之感必定油然而生。不会忘记,1894年,19世纪第二个甲午年。惨烈的大海战,让中华儿女拳拳赤子之心震颤…… 
——人民网社评
材料三: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中日之间“五十年对抗”完全是由日本对华侵略造成的,请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惨烈的大海战”指什么?在这次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谈谈处理中日关系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3.选择题(共12题)

5.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6.
26集原创动画《少年林则徐》(下图)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广泛喜爱。下列表述与林则徐有关的一项是(   )
A.虎门销烟,意志坚强
B.坚守虎门,战死炮台
C.收复新疆,捍卫主权
D.黄海大战,以身殉国
7.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D.慈溪之战,击毙华尔
8.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
A.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正确性。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9.
有一首歌唱到:“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挺进大别山C.抗美援朝D.红军长征
10.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指挥的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11.
泰安市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 —l949 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
A.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  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12.
《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大意:所以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不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的)。下列哪座城市的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
A.南京B.北平C.沈阳D.天津
13.
下边的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4.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武(苏联)。对此,最准确的认识应当是(   )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15.
“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A.洋务运动之后
B.戊戌变法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新文化运动之后
16.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中外纪闻》B.《国闻报》C.《民报》D.《申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