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8-2019届八年级秋学期试题新版期末复习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8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8

1.判断题(共3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认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个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2.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最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

2.综合题(共3题)

4.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五处为通商口岸;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以上三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内容上来说,以上三则材料有何相同之处。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早期中国几件大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北京与上海这两座城市的“合谋”。比如一件事情是上海发起,转移到北京,震撼了全国文化界。另一件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是北京先发起,上海跟进,上海一动,震撼了全国与世界……两者之间又有着某种联系
——改编自腾讯网“腾讯思享会·海上文化谈”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与上海这两座双城“合谋”的历史事件分别指什么?(按先后顺序)
材料二:

图1《时务报》  图2上海外滩轮船招商局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图1宣传的是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图2反映哪一派别的主张?图2这一阶段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下面是马小虎同学写的一篇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主题的小短文。
从1916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自强”和“求富”两面大旗,以《民报》杂志为主要阵地之一,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3)在马小虎同学写的小短文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正,写出正确的答案。
材料四:“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共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4)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中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既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6.
2018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97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航空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长征精神应深深刻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了世界的想像,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分别指什么?
(2)今年(2018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有何意义?

3.选择题(共12题)

7.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8.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中英协定关税
9.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其中包括
①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②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③日本社会生产力比较先进
④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11.
(题文)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12.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居胜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之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利用外资发展生产
C.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
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其表中信息可得出
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围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直系
冯国璋、曹锟
英、美
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江苏、湖北等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盘踞东北三省
 
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
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列强在中国利益互补
14.
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
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哪次运动中
A.秋收起义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三湾改编
16.
***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由衰败转向全面复兴
17.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课题研讨,进一步确认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区别是
A.任务不同
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
D.斗争方式不同
18.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试问:“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