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8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选择题(共45题)

1.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2.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3.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西征失利
4.
1900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民报。”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
5.
1900年6月德国《前进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侵华英军
B.八国联军
C.甲午战争中的日军
D.英法联军
6.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A.广州
B.厦门
C.台湾
D.香港岛
7.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革命大本营,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北伐和西征B.东征和西征C.北伐和东征D.北伐和南征
8.
“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洪秀全
C.魏源
D.林则徐
9.
(题文)1851年,他率众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他是(  )
A.林则徐
B.陈玉成
C.洪秀全
D.曾国藩
10.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而发动的,那么这次人民运动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12.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B.拆毁大沽炮台
C.赔款4.5亿两白银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3.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5.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6.
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③①
17.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写作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起{#blank#}1{#/blank#}(jué qū)      铿{#blank#}2{#/blank#}(jiàng qiāng)

{#blank#}3{#/blank#}(huì huò)     欺{#blank#}4{#/blank#}(lín líng)

{#blank#}5{#/blank#}(lǚ lǒu)      死{#blank#}6{#/blank#}(zá yà)

20.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1.函数y=tan(2x﹣ {#mathml#}π3{#/mathml#} )的单调区间为{#blank#}1{#/blank#}.
22.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
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4.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25.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民主科学的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李鸿章
B.陈独秀
C.康有为
D.严复
26.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
A.《民报》
B.《新青年》
C.《申报》
D.《东方杂志》
27.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女性的地位提高了
28.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国民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保路运动
29.
2016年,某学校要举办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红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重庆谈判
C.提出三民主义
D.成立中华民国
30.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平等
31.
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汉阳铁厂
32.
“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属于戊戌变法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A.经济方面
B.政治方面
C.文教方面
D.军事方面
33.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推进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C.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4.
1898年1月的一天,有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的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判断这位官员是哪一个派别的代表。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35.
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挽救民族存亡
C.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D.发展资本主义
36.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37.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䜣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
38.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39.
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0.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开始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依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41.
下面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戊戌变法
C.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D.袁世凯死亡——北洋军阀分裂
42.
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祥地,他们应该去(  )
A.南京B.上海C.南昌D.武昌
44.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5.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启示青年“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  )
A.自强求富B.爱国救亡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