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8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二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侮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克思评价的是哪一场战争?“英国大炮”打开“天朝”大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份“礼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
(4)请你为上述材料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2.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3.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判断题(共6题)

4.
1842年,中英签署《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5.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6.
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谭嗣同、杨锐、梁启超、康有为、康广仁、刘光第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被后人称为“戊戌六君子”。( )
8.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
9.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康有为等人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

3.选择题(共13题)

10.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1.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12.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3.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B.林则徐
C.左宗棠D.邓世昌
1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16.
“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18.
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
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C.D.
20.
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1.
下图是今上海市业兴路76号的建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这次大会
A.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B.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D.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填空题(共3题)

23.
在中国近代史上,东南沿海地区历来是被列强侵略的重点区域之一。《南京条约》将长江下游的________开辟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________和澎湖列岛割给日本。
24.
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5.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是_________,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