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线,请回答:
(1)第一步: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起来。请问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
(3)第三步:三大改造,这一事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4)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5)2011年我们将分享到更多改革的盛宴和发展的成果,请你列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线,请回答:
(1)第一步: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起来。请问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
(3)第三步:三大改造,这一事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4)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5)2011年我们将分享到更多改革的盛宴和发展的成果,请你列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3)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我国工业发展状况怎样?材料二 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 重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 | 其他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5% | 7.2% | 7.5% |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3)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1)材料一中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2)材料二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的“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3)材料三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2)材料二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的“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3)材料三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4.
2018年,共和国已走过69年的风雨历程。在这69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通过69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请回答:
(1)“国家独立”是在哪一年?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哪些历史事件使“政权巩固”?(举出两例即可)
(3)“工业起步”指什么事件?宪法保障”是哪年开始?
(4)“制度建立”指什么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共和国已走过69年的风雨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5.
从下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下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下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这几次会议都是新时期我党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 )
(3) 我国的改革开放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进入新阶段。( )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从三大改造完成开始的。( )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
(6)***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 ( )
中共十二大 | 1982 | 北京 |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中共十三大 | 1987 | 北京 | 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
中共十四大 | 1992 | 北京 | 十四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提法。明确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中共十五大 | 1997 | 北京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中共十六大 | 2002 | 北京 |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
(1)这几次会议都是新时期我党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 )
(3) 我国的改革开放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进入新阶段。( )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从三大改造完成开始的。( )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
(6)***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 ( )
2.选择题- (共13题)
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1.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在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
C.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户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
13.
下图中所展现的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这次会议是


A.1945年中国七大 |
B.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
C.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
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4.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3.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