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以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制造总局与南通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创建工厂的目的有何不同?大生纱厂在什么时间发展较快?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制造总局与南通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创建工厂的目的有何不同?大生纱厂在什么时间发展较快?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2)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

(3)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天安门开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上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一 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2)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

(3)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天安门开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上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连线题- (共1题)
3.
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A.西安谈判 | B.重庆谈判 | C.南京谈判 | D.北平谈判 |
3.选择题- (共25题)
4.
“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华东地区 | B.华北地区 | C.平津地区 | D.东北地区 |
7.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
某历史著作中有“师夷长技图谋自救”“公车上书轰动全国”“三民主义光芒闪耀”“民主科学旗帜飘扬”等章节,则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10.
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 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 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
11.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
13.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14.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现象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15.
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多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6.
暑假期间,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和东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西北地区考察的主题应为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B.林海雪原,抗日英姿 |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
20.
“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发生在()
A.南昌起义前夕 |
B.秋收起义后 |
C.第五次反“围剿”中 |
D.遵义会议后 |
22.
***曾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组织抗日义勇军 | B.平型关大捷 |
C.血战台儿庄 | D.百团大战 |
23.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A.解放战争的打响 |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C.战略决战的开始 |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
24.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5.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
A.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 B.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 |
C.打退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 D.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
26.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