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这些犯罪分子犯下的罪行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B.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尤其是他所熟恐的农民和多村封建知识分子的语言更是使用得与其身份、性格丝丝入扣,天衣无缝。 |
C.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接近达成一致,将呼呼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
D.我们慕名来到了这家特色餐馆,品尝到了他们的招牌菜后,都真心地夸赞他们的美食名副其实。 |
A.《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 |
B.我们应该培养自已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C.奶奶给我们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
D.必须造就千百万有社会主义党悟,掌据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技术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A.《苏菲的世界》中提到弗洛伊德发展了“深度心理学”,提出了人类心灵的三要素是本我、自我、超我。 |
B.《给青年的一封信》中,作者以友好而又富有劝诚的笔触娓娓道来,以宽广的胸襟包容一切,深远地做出指导,给青年以思想引领,从不同的方面感悟人生,让青年更好地规划未来。 |
C.《平凡的世界》共三部,该书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巨大变迁。 |
D.贫穷却不趋炎附势,残疾却不屈从命运;他战胜了种种的磨难,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攀上了生命的峰。他就是罗曼・罗兰笔下的米开朗琪罗。 |
2.字词书写- (共1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一种阅读,阅读也是一种旅游。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似乎亲眼看到了畅快驰骋 的黄河壶口瀑布,一派奇美令人眩 晕的各拉丹冬;似乎和马克·吐温一道登上了怪石嶙峋,光影变huàn 的勃朗峰;似乎变成了一滴水,见证了丽江的人世沦cāng 桑,体验了百姓生活的恬淡,欣赏了五彩斑1án 的夜景,最终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3.诗歌鉴赏- (共1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目泪,孤舟一系故因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1)本诗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废旧手机的潜在危害
①全球每年销售约17亿部手机,但全球的手机回收比例却比较低,约为9%~10%.那些被随意丢弃的废旧手机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②要理解废弃手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就需要知道手机的部件和组成。手机的组成有:手机外壳、手机按键、主板、手机机芯(CPU)、电池、摄像头、显示屏、触摸屏、喇叭、充电器、耳机、天线等其中主要是 外壳、主板、电池、芯片、屏幕等污染环境并对人的健康有害。
③手机主板中既有铜、金、银、钯等回收价值高的贵重金属,也含有铅、汞、镉等有毒有害物质。研究显示,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100块普通干电池,其中含有的镉就能污染6万升水。镉对人体危害很大,它的慢性中毒临床表现为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严重时可致人瘫痪。再如铅,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④手机主板中既有多种塑料化学物,又有一些阻燃剂,还有很多重金属,这些物质即便掩埋和焚烧,也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水体,进入土壤,经空气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这些有毒有害物就是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化学物质,简称PBT物质。PBT物质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留,并且,沿着食物链能传递并富集,对人和其他生物产生致癌性、致畸性、内分泌干扰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种危害,而且这些危害一旦出现很难逆转。
⑤此外,对手机外壳的种种塑料和主板中的金属细小电线、印刷线路板等采用露天焚烧、简单的强酸浸泡等落后工艺和装置加工利用,除了造成PBT物质的大量产生、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外,还会产生另一类严重影响健康的物质--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类剧毒物质,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较低浓度的二恶英对动物表现出致死效应。人通过饮食、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二恶英而受影响。
⑥减少手机污染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生产手机的环节加进环保元素,二是以环保的方式回收手机并进行废物利用。同时,应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废旧手机回收制度,施行手机生产、销售、回收处理、再生产的循环机制。
【小题1】从说明对象上看,选文是一篇什么类型的说明文?说明顺序是什么?【小题2】第②段中加点的词“主要”能否删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请结合选文内容,合理想象一个减少废旧手机危害的方法。
门前那棵桂花树
①一棵新来的桂花树,刚到时一身盛装,不久便繁华褪尽,静静地站在天空下,睡着了一般。
②再不久,嫩绿的叶子,一小丛一小丛地从树干上钻出来,有点兴奋,还有点儿害羞的样子,从树下往树上排列,像五线谱,有音符的韵律。我觉得它的每片树叶都是眼睛,甚至能感觉到它的性别和气息。
③在它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茂密如林,透着灵气;在它收敛了一身盛装,落尽繁华,让自己变得非常不好看的时候,透着神秘。有一天晚上,大约9点钟,我来到树下,也许是因我的脚步声,突然树上哗啦啦骚动起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看到密不透风的树冠像一个大摇篮,在空中晃动,有鸟在树枝上逗闹。方知惊了它们的好梦,我悄悄地不敢出声。这个时候我觉得这棵桂花树,实在是鸟儿的天堂。
④俗话说,人往高处走。鸟站高枝,这是因为站在高处的鸟,更有安全感的缘故,这个道理,不经历,是不会理解鸟类的生存之道的。
⑤大约一个月后,树上繁茂的叶子渐渐脱落,再过了一个月,下面的全掉光了,树梢上的叶子所剩无几。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没有掉落的叶子呈灰褐色,干枯而硬邦。这时再看树身,觉得挺拔而清冷,心里受了伤似的,仿佛杵在冬日里的一把大扫帚。
⑥但是我对它充满信心。它是在经历化蛹为蝶的蜕变,是凤凰涅槃。重生是痛苦的,我应该对它充满信心,看着它受苦的样子,我的内心里还有一丝丝怜悯和不忍,能对它做的,只能是浇水再浇水,使它喝饱喝足后积攒力量。我常常看着它,感受它的呼吸和气息。我对它说,你知道我在乎你,你一定会焕发生机,要加油!
⑦人站在一棵高大的树前,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但它能感受到我强大的心愿,我的力量来自灵魂深处,来自于我对它生命的尊重和呼唤。
⑧先前我对朋友说,你看这棵树的造型多么美,两尺多的主干之上,走出三大分支,三大分支又长出十枝亭亭玉立的枝干,在空中收拢得有模有样,没有旁逸斜出,团团地向外扩散,像莲花般好看。朋友煞有介事地、头一点一点地查着数:“一、二、三……真好,十全十美。”就这样,从春到夏,两个多月后,它的主干上发出了嫩绿的新芽。
⑨生命的奇迹,有时候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我天天盼着它长出新芽,它却缓慢地不肯露头。有一段时间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它的身上,不再去观察它,它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这个时候我确认它已经适应了环境,可以尽情地生长了,心中充满欢喜。但是内行的人说,第一年活不算活,因为它还没有真正扎住根呢。它在迁移的时候,植树的人们削去了大部分根系,树梢也被剪去,它是受到重创之后来到这里的。
⑩其实在你夸它、欣赏它的时候,它是忍着巨大的痛苦的。这里的水土服不服,这里的养料跟上跟不上,对它是生命攸关的大事,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重生的磨难,我们哪能体谅得到呢?
⑪桂花树是高贵的植物,它的生命灵气是绝对存在的。
⑫端午节的那天傍晚,我在纯净的桂花树下冥想,我的内心仿佛被过滤了一般,清澈明净。之后我透过树隙向天空望去,我惊奇地发现,那晚的月牙是金色的,弯弯细细的金色月牙镶嵌在低空,离月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也是金色的,宛如一幅充满故事的水墨山水画。
⑬它是在与月亮遥遥相望、默默对话,它一定会告诉月亮:到了八月,我也是金色的!
⑭我几乎忘了,这棵桂花树是金桂,开金色的花。我要做的是,一定给你一个心灵的家。
【小题1】第②段中桂花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小题2】自选角度,对第⑤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小题3】通读全文,请简析作者对桂花树的情感变化。
【小题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②段中描写月牙、星星的作用。
【小题5】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中写鸟儿的内容能否删除?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5.对比阅读- (共1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荐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②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③也。
……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④。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选自《毛遂自荐》
(注)①合从于楚:指拟推楚为盟主,汀合纵盟约以联兵抗秦。从,同“织”。②备员:凑数,充数。③废:当作“发”,发声。④九大吕:极责重的宝物。【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或短语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 (2)是马也。_____(3)策之不以其道 ___ (4)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____(5)胜不敢复相士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小题3】对甲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地位低下的“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 |
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
C.从千里马的受辱与“骈死”的不幸遭遇及结局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 埋没和扼杀。 |
D.作者认为“名马”不以千里称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6.名著阅读- (共1题)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_________)和英语特级教师(_________)。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_____,主人公是_____,他在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4)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你班准备开展“构建和谐家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张贴在教室。
(2)期中考试你的成绩不很理想,爸爸妈妈因此互和责备,起了矛盾,几天未说话,请你开动脑筋,给父母写一张字条(不超过100字),尽可能争取在他们看到字条后能重归于好。
(3)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总是摩擦不断。为了构建和谐家庭,你认为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请写出两条建议。
8.命题作文- (共1题)
9.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对干早的告别、彩虹是对风画的告别,①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烽先生② (大义漂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我记忆深刘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一一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東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结合语境,在①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雨季是对干早的告别,彩红是对风雨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②处横线上。
这是杨烽先生___________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