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14分)2013年5月9日,“城市记忆·经典上海”——第七届上海市档案馆日宣传月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展览也在当日与观众见面。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分)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6分)
(3)请你概括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的特点。(4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分)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6分)
(3)请你概括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的特点。(4分)
2.
(21分)材料一: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梁启超在《科学精神和东西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其一,把科学看太低了,太粗了。多数人以为:科学无论如何如何高深,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他们以为只有化学、数学、物理、几何等等才算科学,殊不知所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只要够得上一门学问的,没有不是科学。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子学问也做不成。中国人因为始终没有懂得“科学”这个字的意义,所以五十年很多人奖励学制船、学制炮,却没有人奖励科学;近十几年学校里都教的数学、几何、化学、物理,但总不见教会人做科学。
(1)近代史上,哪个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这个运动为什么要高举这两面大旗?(6分)
(2)近代史上,哪个运动大力奖励“学制船”“学制炮”?至少列举三个例子说明这个运动在“学制船”“学制炮”方面的成就。(9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6分)
材料二:梁启超在《科学精神和东西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其一,把科学看太低了,太粗了。多数人以为:科学无论如何如何高深,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他们以为只有化学、数学、物理、几何等等才算科学,殊不知所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只要够得上一门学问的,没有不是科学。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子学问也做不成。中国人因为始终没有懂得“科学”这个字的意义,所以五十年很多人奖励学制船、学制炮,却没有人奖励科学;近十几年学校里都教的数学、几何、化学、物理,但总不见教会人做科学。
(1)近代史上,哪个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这个运动为什么要高举这两面大旗?(6分)
(2)近代史上,哪个运动大力奖励“学制船”“学制炮”?至少列举三个例子说明这个运动在“学制船”“学制炮”方面的成就。(9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6分)
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4分)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2分)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有哪些?(6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4分)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2分)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有哪些?(6分)
4.
(13分)
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80多年来,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决定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久会生情,血必浓于水。国共携手,将被证明是这个伟大进程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
(1)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及建立的标志。(8分)
(2)你认为国共第三次合作实现吗?假如实现,你希望这次合作有什么成果?(2分)
(3)请你结合国共两党关系的风风雨雨,谈谈你的感想。(3分)
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80多年来,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决定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久会生情,血必浓于水。国共携手,将被证明是这个伟大进程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
(1)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及建立的标志。(8分)
(2)你认为国共第三次合作实现吗?假如实现,你希望这次合作有什么成果?(2分)
(3)请你结合国共两党关系的风风雨雨,谈谈你的感想。(3分)
2.选择题- (共19题)
5.
“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华东地区 | B.华北地区 | C.平津地区 | D.东北地区 |
12.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主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 B.南昌起义的爆发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D.秋收起义的爆发 |
16.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地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挑起战争,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此史实反映的信息是(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
B.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
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D.三大战役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