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一九二九年十月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突然到来,迅速席卷全球,造成全球性经济大混乱。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九三一年九月,为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为摆脱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为掩盖其侵略目的,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什么政权?材料二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南京发表的《告公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编自《蒋介石日记》
(2)据材料二,归纳蒋介石及国民党对日侵华的态度。材料三 七月七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七月八日采取了以下行动: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电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参谋总长程潜,准备增援华北;下令孙连仲、庞炳勋率部北援。
﹣﹣摘编自《卢沟桥事变史料》下册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四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4)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找对革命道路)
材料一:1927年9月,***在湖南浏阳县主持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经过一夜的讨论,***终于说服了大家,决定直面敌强我弱的现实,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李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历史任务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农革命军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决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扭转革命形势)
材料二: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的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作出进逼贵阳的姿态,不仅取得了遵义战役歼敌20个团的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而且竟使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红军却乘虚直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2)材料二中的“会议”后,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认识革命领袖)
(3)据上述材料概括***在中国革命道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栏目一今日关注,各位观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本杂志《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文学……”
(1)《青年杂志》创办标志着哪一运动的开始?陈独秀所说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请分别写出胡适和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作品
(3)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你如何认识到这个口号?你认为在我们今天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选择题- (共23题)
A.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
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A.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 |
B.粉碎敌人第五次反“围剿” |
C.开始战略转移﹣﹣长征 |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
A.七七事变 | B.九一八事变 | C.西安事变 | D.百团大战 |
A.华东地区 | B.华北地区 | C.平津地区 | D.东北地区 |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
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④③① | D.③①②④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
A.南昌起义前夕 |
B.秋收起义后 |
C.第五次反“围剿”中 |
D.遵义会议后 |
A.朱德 | B.叶挺 | C.贺龙 | D.刘伯承 |
A.博古 | B.陈独秀 | C.*** | D.邓小平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