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8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1)材料一中的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材料二中梁启超代表哪一派别?他们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义国家,但最终失败了。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写出这个政权的名称。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写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马关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2)材料二中的“东方小国”是指哪一国家?
材料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什么?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示意图,写出A、B两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2)材料中李鸿章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写出这一时期一个军事工业的名称。
(3)从材料二中找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4)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4.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的旧制度的腐朽。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主张是什么?这件事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所述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场政治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是哪场运动中的口号?
(5)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选择题(共20题)

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C.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7.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虎蓥”被劫掠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8.
一位法军上尉曾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说:“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结果却遭到雨果的严厉谴责。这里的远征行动是指
A.发动鸦片战争B.割占香港岛C.火烧圆明园D.开放沙市重庆
9.
2018年7月至9月,我国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水下12米处的海床上,发现有一艘沉船。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牌子。由此确定这艘沉船就是与致远舰一样,在某场战役中沉没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这场战役指的是
A.英法炮轰广州B.火烧圆明园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0.
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内容是
A.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C.同意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铁路驻兵D.允许各国在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11.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康有为的“变法图强”,从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这是仁人志土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C.国家分立,民族交融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12.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B.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开辟内河航线D.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
13.
1896年春谭嗣同《有感》一诗中描述:“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诗是对下面哪一现象的愤慨?(  )
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失去了更多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更甚
D.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朝廷
14.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由此可见,《辛丑条约》的签订
A.导致人民更加贫困
B.加速了封建制度瓦解
C.促进了科举制废除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15.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签订地点B.签订时间C.内容D.影响
16.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7.
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B.侵占台湾C.签订《辛丑条约》D.签订《北京条约》
18.
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9.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两次重大斗争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维新变法运动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
1895年,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签名上书,向光绪帝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导致1895年“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德国“强租”胶州湾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21.
(题文)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创建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B.强学会C.同盟会D.国民党
22.
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B.发展民用工业
C.发展军事工业D.维护清朝统治
23.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都是对近代化的探索活动。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运动 
②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④都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24.
2018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发动了起义并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应定在( )
A.南昌B.南京C.武昌D.上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