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市红炉初中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学情调研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7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综合题(共5题)

1.
   (1)观察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
(2)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
阅读下表内容并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都发生于19世纪中期。(   )
(2)这两次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和法国。(  )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3.
材料一: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回答下列问题:(6分)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这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4分)
(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四次侵华战争期间的两个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2分)
5.
阅读下列图片后回到问题。(7分)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分)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2.选择题(共13题)

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7.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选自《天朝的崩溃》)书中所写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综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粹,园内收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和古代文物。有一天,一伙强盗闯入这里疯狂抢劫,然后把它付诸一炬。这伙“强盗”指的是( )
A.英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军
9.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走向衰亡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天京事变D.青浦大捷
10.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11.
(题文)清末诗人黄遵宪在《台湾行》一诗中写道:“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诗中的仇虏指的是(  )
A.英国B.日本C.法国D.德国
12.
一家日本企业得到清政府的同意,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
13.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14.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瑷珲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15.
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
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
A.AB.BC.CD.D
17.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8.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一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B.强学会的成立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D.成立“兴中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