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陕西省西安市凤城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综合题(共1题)

1.
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衰落,因此,救亡图存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最强音。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图片中的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著作中提出了“  ”的主张。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洋务运动期间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例。分析为什么我们学完“外国利器”依然遭遇甲午惨败?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人物都主张学习西方什么?图三人物主要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
材料四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洋鬼子,全平完,大清一统锦江山。
——义和团标语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
(4)怎么评价材料四中的这个口号?根据材料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什么指出孙中山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和维新派在奋斗目标上的相同之处。
材料六: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蒋廷黻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建国方略·自序》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辛亥革命的有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无数强盗之专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七: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7)依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七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政治和思想背景。怎么评价这一事件?
材料八

(8)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图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一与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历史联系?
(9)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出了近代中国人救亡尝试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未填部分内容。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人救亡图存、寻找出路的过程有何明显特点?
“师夷制夷”“自强求富”“扶清灭洋”“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共产主义”

2.选择题(共16题)

2.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3.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南京条约》丧失关税自主权
C.《北京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4.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5.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6.
下列条款内容最能体现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公使进驻北京
B.赔款巨额白银
C.增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
7.
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这一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这一年
A.《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10.
学者萧功勤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观点
B.曾国藩“师夷自强”的观点
C.康有为“君主立宪”的主张
D.孙中山“民主共和”的主张
11.
《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于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下列选项中对该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该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2.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B.使人们开始追求社会的变革
C.使人们开始追求西方生活及习俗
D.使人们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
13.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构想,这是主要体现了他的思想。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国共合作
14.
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废除《临时约法》,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915年接受《二十一条》,出卖国家权益,复辟帝制。请问其所谓“洪宪元年”应是中华民国几年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15.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6.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7.
中国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以下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的侵略促使自然经济解体,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民族工业1895—1919年的上升,为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提供经济和阶级支持
C.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义和团运动,但又造成了袁世凯独裁和军阀混战
D.《资政新篇》的施行,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单选题(共2题)

18.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1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