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判断题(共1题)

1.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面是有关五幅图的信息,请将信息中出现的史实错误找出来并改正过来。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这幅浮雕,反映了1939年发生在广州虎门的鸦片战争。
错误
图二: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错误
图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错误
图四: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牺牲,表现了英于抗争、勇于牺牲、不屈不饶的大无畏精神。
错误
图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错误

2.综合题(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习了“近代化的进步”这一内容后,小明同学用下表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纳:
历史事件
时间
领导者
(代表人物)
纲领(或口号)
主要影响
A
19世纪60—90年代
李鸿章张之洞等
“自强”
“求富”
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1898年
C
变法图强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辛亥革命
1911年
D
E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G
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
F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请按表中的字母顺序填入相应的内容。
(2)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3)从以上材料和问题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战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1)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结果?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在《七侓.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
(2)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
材料三 :***在《七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直对外……不图讨伐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辞》中说:“诚如***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请回答:
(3)连战先生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选择题(共26题)

5.
如下图是一座城市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国外毒品走私的运动。你认为这一雕塑应该在(   )
A.厦门B.南京C.上海D.虎门
6.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次对联反映了哪次战争的情形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7.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8.
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点是
A.建立革命政权
B.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D.被中外动势力联合绞杀
9.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0.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舰队的覆没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公车上书
11.
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这主要是因为(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列强奴役的历史
12.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
A.孙传芳
B.张作霖
C.吴佩孚
D.蒋介石
13.
中国邮政发行过一枚“嘉兴南湖游船”的纪念邮票,这是为了纪念(  )
A.五四运动在浙江嘉兴开展B.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召开
C.国民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召开D.浙江嘉兴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
14.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飘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飘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
延安被称为革命圣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
①北伐战争  ②第五次反围剿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
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的事件是
A.柳条湖事件
B.鸦片战争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9.
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发起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20.
1895年《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经过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台湾挣脱日本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A.1937年
B.1942年
C.1945年
D.1949年
21.
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大别山地区
D.晋冀鲁豫解放区
22.
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37年7月、七七事变
B.1945年8月、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C.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
D.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23.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这是***对1947年战局的一个分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战略行动是
A.渡江战役
B.转战陕北,进行战略防御
C.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反
D.打运动战,进行战略转移
24.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主要战绩表,这次战役应该是(  )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摧毁据点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卢沟桥战役
25.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6.
一下是两位同学关于某历史事件的谈话:“***真是去赴‘鸿门宴’。”“蒋介石这么做是为了赢得备战的时间。”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双十协定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27.
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建立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建在何地合适()
A.南京B.连云港C.济南D.徐州
28.
严复和魏源的共同点是
①都主张学习西方长处;
②都有一颗爱国心;
③都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制度;
④都主张反对外国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
30.
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D.中华书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