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是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其收藏价值何在?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呈现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列强)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对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与哪一外交事件有关?

材料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今,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迈向复兴的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前行,为推进和平与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第六集


(3)依据材料三回答,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的努力。

2.选择题(共17题)

3.
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   )
A.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和改革开放100周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改革开放100周年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4.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焦裕禄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5.
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B.
C.D.
6.
对以下表格解读错误的是(   )
产品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1.95亿吨
19%

164万吨
26%

535万吨
296%

1.3亿吨
96%

193.4亿千瓦时
166%
原油
146万吨
235%
 
A.一五计划期间工、农业产量均衡增长
B.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明显提高
C.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幅快于农业产品产量增幅
D.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7.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事实发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D.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8.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下面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凋蔽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
C.“大跃进”,信心膨胀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9.
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下图是这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所得出的结论,其影响是(   )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C.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D.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0.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1.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贡献是(   )
①建立经济特区
②领导改革开放
③发表南巡讲话
④勾画中国梦宏伟蓝图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3.
下图是小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
时间:1951年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A.南京解放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
14.
中国军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③美国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
15.
如图是澳门2013年与回归前的1999年经济计发展统计数字的比较。此表充分说明了
A.澳门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B.“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践
D.因际社会的认可和帮助
16.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B.政企分开C.无偿没收D.赎买政策
17.
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8.
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一国两制”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地理环境优越
19.
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