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戊戌变法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但是也有人说,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点。
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戊戌变法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但是也有人说,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材料五: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抨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标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辟斥儒教是为发展民主政治,辟斥鬼神是为发展科学精神,而于前者尤不留余力。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三,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进步性?它的政治命运最终如何?
(4)材料五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5)结合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主要意义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材料五: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抨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标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辟斥儒教是为发展民主政治,辟斥鬼神是为发展科学精神,而于前者尤不留余力。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三,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进步性?它的政治命运最终如何?
(4)材料五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5)结合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主要意义
2.选择题- (共35题)
3.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太平天国运动 |
8.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一观点的根本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
9.
有历史学家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
A.是由鸦片问题导致了战争 | B.是为了占领中国的领土 |
C.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D.参加侵略中国的国家增加 |
10.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瑷珲条约》签订后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12.
不平等的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绞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3.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1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16.
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
A.洋务企业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 |
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 |
C.列强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
D.其旨在维护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 |
17.
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做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
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20.
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
2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A.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 |
B.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
C.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
D.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终结 |
27.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28.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国学习,为日后取得铁路建设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