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一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今天的什么节日起源于这次武装起义?
材料二 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发生在什么地方?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3)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4)长征途中召开了重要的遵义会议,确立以谁为核心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5)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今天的什么节日起源于这次武装起义?
材料二 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发生在什么地方?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3)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4)长征途中召开了重要的遵义会议,确立以谁为核心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5)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挢共存亡,不得后退。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中日关系。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挢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屠杀,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中日关系。
2.选择题- (共27题)
6.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
B.台儿庄战役 |
C.淞沪会战 |
D.百团大战 |
14.
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叙述不准确的是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 |
C.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
D.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新局面 |
15.
俗话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但其中第二次合作是外力迫使的,这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以后 |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
C.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主张 |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18.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八大 |
22.
1935年12月,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
23.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林则徐。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林则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4.
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在西安事变史实陈列馆的门口上方,有“历史的转折”五个大字(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C.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
D.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25.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 )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B.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 |
C.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26.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卢沟桥事变 | B.九一八事变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3.填空题- (共1题)
30.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军校”,________任校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________”,中国开始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________到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________,抗日民族________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爆发于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中国人民达________人以上。1937年8月13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________会战爆发。百团大战在________指挥下,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第三次________会战,歼灭大批敌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