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于什么不平等条约?三则条约分别在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
(2)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用自己的语言,不得抄原文)。
(3)材料三条约签订是在哪一次农民运动失败之后?这一次农民运动提出什么口号是行动纲领?这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二、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于什么不平等条约?三则条约分别在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
(2)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用自己的语言,不得抄原文)。
(3)材料三条约签订是在哪一次农民运动失败之后?这一次农民运动提出什么口号是行动纲领?这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二、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抗战时期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洪流中。民族企业家、科学家、文化教育界、画家、音乐家、海外华侨等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抗日,为抗日战争胜利而共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图三两次战役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音乐家、海外华侨各举一代表人物。
(4)请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抗战时期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洪流中。民族企业家、科学家、文化教育界、画家、音乐家、海外华侨等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抗日,为抗日战争胜利而共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图三两次战役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音乐家、海外华侨各举一代表人物。
(4)请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4题)
7.
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A.《鸦片战争》 | B.《虎门销烟》 | C.《末代皇帝》 | D.《甲午风云》 |
11.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
13.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6.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C.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C.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④③② |
31.
***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人民解放军
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 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推翻国民党政权 |
33.
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曾说:“大时代不容任何人苟安,我等有负起担子之必要。力所能及,不可放松,要争气,就趁这个时候,办工业振兴我们民族。”这说明范旭东办厂的主要目的是
A.个人致富 |
B.民族振兴 |
C.顺应潮流 |
D.展示实力 |
34.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自由思想 |
B.平等思想 |
C.博爱思想 |
D.互助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