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法国大作家愤怒的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炬…………”

(1)材料中的法国大作家指谁?
(2)联军指哪两个国家?是发生在什么战争当中?
(3)联军的暴行指什么?

(1)材料中的法国大作家指谁?
(2)联军指哪两个国家?是发生在什么战争当中?
(3)联军的暴行指什么?
2.
材料一:

材料二: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文武各等考试5年。
(1)写出材料一图一中所示旗帜代表的民间组织。从旗帜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斗争对象是谁?
(2)材料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一战争?图中的洋人代表的是哪八个国家?
(3)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与材料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文武各等考试5年。
(1)写出材料一图一中所示旗帜代表的民间组织。从旗帜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斗争对象是谁?
(2)材料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一战争?图中的洋人代表的是哪八个国家?
(3)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与材料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材料三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4)请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材料三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4)请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2.连线题- (共1题)
4.
将下列相关联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
(1)曾国藩
把相关联的事件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括号内。
(1)---( ) (2) ---( ) (3) ---( ) (4) ---( )
(1)曾国藩
A.福州船政局 (2)左宗棠 | B.汉阳铁厂 (3)李鸿章 | C.江南制造总局 (4)张之洞 | D.安庆军械所 |
(1)---( ) (2) ---( ) (3) ---( ) (4) ---( )
3.选择题- (共22题)
10.
《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
13.
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
14.
(题文)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
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
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
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 |
16.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17.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4.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 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 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mì | qī | cù | fù |
静{#blank#}1{#/blank#} | {#blank#}2{#/blank#}斜 | 花团锦{#blank#}3{#/blank#} | 翻来{#blank#}4{#/blank#}去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应和 | 着落 | 咄咄逼人 | 人迹罕至 |
2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mì | qī | cù | fù |
静{#blank#}1{#/blank#} | {#blank#}2{#/blank#}斜 | 花团锦{#blank#}3{#/blank#} | 翻来{#blank#}4{#/blank#}去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应和 | 着落 | 咄咄逼人 | 人迹罕至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