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材料一: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三,因大荚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 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看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的第三条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中华民族面临的“危险”是什么?面对危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2.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朱德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1921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和朱德给哪支军队下达的命令?此命令下达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   
(4) 谈谈你对建立新中国的感悟

2.选择题(共31题)

3.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B.清政府准备不足
C.清政府指挥失误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社会制度
5.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使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使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6.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两天发生在圆明园的景象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B.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D.抗日战争的史实
7.
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8.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C.邓世昌D.左宗棠
9.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B.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10.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11.
有位同学参加电视台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应选择(   )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12.
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3.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A.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国民党政权垮台
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14.
与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主张向西方学习B.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C.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D.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
15.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C.兴办新式学堂D.筹建新式陆海军
16.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   )
A.开放言论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
C.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17.—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

—In two hours.

18.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9.
下列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翻雪山、过草地  
③会师会宁  
④四渡赤水
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20.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D. 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21.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   )
A.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22.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3.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谓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24.
1925年孙中山逝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是指(   )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国民革命D.北伐战争
25.
***曾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津战役D.辽沈战役
26.
西安事变的最大的意义在于(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教训了蒋介石
D.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
27.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D.抹杀历史,拒绝战争
28.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的话说明(   )
A.中国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国共联合抗战
B.中国抗战扭转了白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中国屡败的局面,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重大牺牲
29.
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不包括(  )
A.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B.欺骗世界舆论
C.欺骗人民D.争取国内和平
30.
下列诗词中,描写解放战争气势恢宏的场面的是(    )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31.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
32.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33.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