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象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第一个条约”是指哪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1、图2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的内容?该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象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第一个条约”是指哪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1、图2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的内容?该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2.选择题- (共24题)
2.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 B.李秀成 | C.杨秀清 | D.石达开 |
9.
李鸿章曾上奏:“各口通商以来,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李鸿章创办“此局”是
A.江南制造局 | B.福州船政局 | C.机器织布局 | D.轮船招商局 |
13.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爱国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16.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转危为安 |
B.①开天辟地②遵义会议③转危为安 |
C.①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③光明前途 |
D.①焕然一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光明前途 |
17.
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
18.
“参加游行的有来自北京十三所大专院校的大批学生,人数激增到五千人,巨大的横幅上写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和‘诛卖国贼曹汝霖’的字样”。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 B.五四运动 |
C.武昌起义 | D.北伐战争 |
19.
这两年,《中国好声音》作为一个音乐节目,在中国火了一把。其实,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声音就是好声音,最体现人民大众呼声的声音就是好声音.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时代的最强音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
22.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被称为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A.转战陕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
B.挺进中原、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
C.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
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23.
1935年底,严峻的形势让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