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一 近代中国没有按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半封建道路。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她辛劳为民族,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人民解放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主题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实现这一主题分别做出怎样努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这段探索史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2.
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旅行线路,目的是让游客走革命路,忆革命史。
(1)请写出哪一年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是什么事件?
(2)中国革命摇篮在什么地方?
(3)写出红军长征开始和最终会师地点?
(4)在长征中,如果想了解党召开最重要一次会议应该参观哪里?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5)你走完这条路线,有何感悟?
3.
材料一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京法科礼堂集会,当得知中国外交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京大学一位同学当场咬破手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运动爆发。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材料三 1919年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四 国民党对华北事件的妥协使北平学生深感痛心,1935年在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得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由材料二可得这场运动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可知哪一阶级开始成为这场运动主力军?这场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4)材料四是什么运动?
(5)学习以上材料,我们青年学生学到哪些精神?
4.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孙中山拟定最重要措施是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校,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平等地位。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制造各种惨案。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共识。……抗战时期,共产党员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标志?建立什么军校?从材料一得出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原因?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让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什么战线一起共同抗日?
(4)材料三反映什么事件让共产党顾全大局?结果是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5.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B.李秀成C.杨秀清D.石达开
6.
《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这都是为了纪念什么历史事件(  )
A.虎门销烟B.中国禁烟运动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
7.
干支纪年是近代纪年方法,如1898年戊戌变法,按此纪年法,戊戌之后纪年当为“己亥(1899),庚子,辛丑,”《庚子国变记》记述庚子年发生的大事,庚子年发生什么事(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8.
晚清时期,列强逼迫中国政府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
A.《天津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B.《北京条约》--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C.《马关条约》--赔偿白银本息9.8亿给11国
D.《辛丑条约》--允许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9.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0.
“它结束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全体民众”引文中的它指(   )
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辛亥革命
11.
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有 (    )
①废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没有改变半殖民半封建性质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2.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道:“《新青年》创造一个新时代。”其中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
13.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蒋介石政府所在地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太平天国都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4.
近代史上积极践行“师夷长技”的洋务派代表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C.谭嗣同D.孙中山
15.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B.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C.抵抗侵略、救亡图存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A.百日维新B.康、梁创办《万国公报》
C.强学会的成立D.公车上书
17.
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被誉为“东方巴黎”。下列历史事件中,在上海发生的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华民国的建立D.《南京条约》的签订
18.
中国共产党首次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是哪次会议(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八七会议
19.
***提出“枪杆子中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哪次会议(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八七会议
20.
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什么(   )
A.中共三大B.古田会议
C.红军长征D.南昌起义
21.
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定基础的战役(  )
A.江西战役B.武昌战役C.汀四桥,贺胜桥战役D.长沙战役
22.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灵活性”的是()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3.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卢沟桥事变D.七七事变
24.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