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1) ;(2)赔款2100万元;(3)开放 、厦门、 、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何时签订?
(3)上述材料出现是哪次战争引起的?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4)文件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 ;(2)赔款2100万元;(3)开放 、厦门、 、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何时签订?
(3)上述材料出现是哪次战争引起的?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4)文件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回答:
①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分别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②这两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回答:
①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分别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②这两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答题- (共2题)
3.列举题- (共1题)
4.选择题- (共26题)
14.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
C.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8.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
A.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B.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
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D.割占巴尔喀什湖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25.将函数f(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0<φ< {#mathml#}{#/mathml#}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对满足|f(x1)﹣g(x2)|=2的x1、x2,有|x1﹣x2|min= {#mathml#}{#/mathml#} ,则φ=( )
26.将函数f(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0<φ< {#mathml#}{#/mathml#}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对满足|f(x1)﹣g(x2)|=2的x1、x2,有|x1﹣x2|min= {#mathml#}{#/mathml#} ,则φ=( )
5.填空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