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如何理解?
材料二:列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借口“一艘走私船”和“一个为非作歹的神甫”,又对中国展开了又一次的侵略战争。
(2)有人说,这场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信息所示的这场战争结束后,侵略者与晚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在经济侵略方式上增加了什么“新”的内容?结合所学及图二反映的信息,说明这场战争的深刻危害。
材料四 “这中国,哪,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与近代某一条约有关,该条约签订时,我国正处于农历的什么年?结合条约内容,怎样理解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5)“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对此,你作何感想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如何理解?
材料二:列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借口“一艘走私船”和“一个为非作歹的神甫”,又对中国展开了又一次的侵略战争。
(2)有人说,这场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信息所示的这场战争结束后,侵略者与晚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在经济侵略方式上增加了什么“新”的内容?结合所学及图二反映的信息,说明这场战争的深刻危害。
材料四 “这中国,哪,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与近代某一条约有关,该条约签订时,我国正处于农历的什么年?结合条约内容,怎样理解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5)“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对此,你作何感想
2.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清朝晚期才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从此至新中国成立,我国使用过的国旗,分别为黄龙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五星红旗。
材料一:下图,黄龙旗

(1889年5月26日出使美国的清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定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着皇帝。1900年在全国悬挂,直至清朝灭亡。)
(1)根据材料一回答,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下面是中华民国时期两面不同的国旗,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
下图:“五色旗

(五色:红、黄、蓝、白、黑;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其为“国旗”)
下图:“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其为国旗)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什么历史事件的完成促使“五色旗”取代“黄龙旗”?这事件在我国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的影响什么战争的胜利,“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成为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下图,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一:下图,黄龙旗

(1889年5月26日出使美国的清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定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着皇帝。1900年在全国悬挂,直至清朝灭亡。)
(1)根据材料一回答,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下面是中华民国时期两面不同的国旗,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
下图:“五色旗

(五色:红、黄、蓝、白、黑;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其为“国旗”)
下图:“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其为国旗)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什么历史事件的完成促使“五色旗”取代“黄龙旗”?这事件在我国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的影响什么战争的胜利,“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成为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下图,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2题)
3.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针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
A.变法图强 |
B.自强求富 |
C.民主共和 |
D.扶清灭洋 |
6.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
8.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兴办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入侵 |
9.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10.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创立了我国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指
A.光复会 |
B.同盟会 |
C.兴中会 |
D.华兴会 |
11.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并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了
A.萍浏醴起义 |
B.黄花岗起义 |
C.二次革命 |
D.护国战争 |
15.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
16.
***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B.重庆谈判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三大战役 |
17.
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
B.做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的统治的总方针 |
C.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组织上的错误 |
D.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21.
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
A.血染卢沟桥 | B.平型关大捷 | C.血战台儿庄 | D.百团大战 |
23.
现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属于“穿帮”的是()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
C.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 |
D.1912年3月,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长辫的男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