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材料三:侵略军攻陷北京后,“纵火放炮,大肆抢劫。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 “日军从户部抢得白银300万两,法军抢劫礼王府现银200多万两和无数金银财宝,用大车拉了七天。”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材料二中条约和材料一中条约内容比较,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归纳出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以及他们各自领导了什么运动或者革命?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各举一例说明。
(4)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2.选择题- (共21题)
A.赔偿白银4.5亿两 |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1)《虎门销烟》(2)《甲午风云》(3)《火烧圆明园》(4)《末代皇帝》
A.(1)(2)(3)(4) | B.(1)(3)(2)(4) | C.(1)(3)(4)(2) | D.(1)(3)(2)(4) |
A.中国当时国力弱,落后于日本 |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
C.清朝军队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
D.清朝军队的军事装备落后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④②①③ |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
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